从工具理性到工具设计

说点虚的

一般这样的题目会在开头先介绍何为“工具理性”,如果我们将文学写作抽象为下图一样的基本方法(以叙事弧举例):

叙事弧

叙事弧

 

通过这套工具方法可以帮助(指导)你写出一篇优秀的故事,那么这篇文字的开始就是一种“工具非理性”的行为。

很容易理解的是,工具为提高效率而存在,理性为价值评估而存在,工具理性所服务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价值理性,即我们追求一件事情的价值最大化,并通过工具效率将其实现,但工具理性作为一个价值观本身,却往往和他所服务的对象背道而驰,它更倾向于完成效率最大化本身,而忽略了价值目标。究其原因,我理解为社会价值的分众与分层,分众指广度,分层指深度。在古代社会,价值趋向单一、宗教、皇权、道德成为最大公约数,人们在追求价值理性的一致,可以行走在不同的工具路径上,殊途同归,快慢皆可。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并没有直接取代原有的价值目标,而是拓展了价值的层次,经济目标促进了多元化短期价值的生成,人们可以更快的达成短期价值,进而对瞬时效率的要求更好,同时工具理性进一步扩大化,开始成为主旋律。他首先要求人对瞬时效率和短期效果买单,对终极价值不管不问,宏观的看成为人们焦虑的源头,微观的看也成为工作流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iPad Pro Portrait Copy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发展

和设计有什么关系

如果只是谈到这里便仅仅是一个形而上的讨论,似乎更适合发生在深夜的百年酒馆,混杂在那些关于高涨的房价和邻桌的姑娘这样的话题中,然后在第二天的宿醉中抛于脑后,并构成一段若干年后的自我否定。但是这并非唯一目标,高谈阔论有其伟大的效果,但是我们似乎更加沉溺于可执行、更接近自己的知识,但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为了多一点知识,便要少一点感受,反过来也一样。这时我们可以发现务虚的重大意义,设计作为一个岗位,是要求我们更重视知识,还是更重视感受?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从制造业和工匠技术分离出来的依据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回答。

设计作为一种工具

在工业生产中快速满足人类的感受的需求,这是我的答案,也是设计作为一种工具需要解决的问题。说久远一点,在过去这种感受的需求,或者说精神愉悦本来是与实用主义分离开的,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使用一把刀捕猎和他绘制一个图腾祭祀是两件事——在两个时间、空间、目的下发生,但当他们首次将图腾刻在刀柄上,设计的价值就诞生了,这中精神力量将帮助他们在丛林中更佳勇猛,然后需要解决的是,不同猎物需要不同的刀,不同的刀需要不同的神明图腾帮助。自此,设计将精神生活注入到使用过程中去,专门做这件事情的人,在后来被称为设计师。精神生活后来又从使用过程中独立,是为艺术的诞生,而使用过程的最大化,即为人的物化。

iPad Pro Portrait Copy 2

价值的演化

 

亚当斯密定义人是理性的、经济的,在此基础上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设计作为一种工具在企业中得以普遍应用,设计师将去满足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成为最终的用户价值。对效率的要求促使职能分化,于是形成了设计与上下游的分工和设计内部的分工,这种分工的初期带来了极佳的效果,就像1769年,英国人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扮土工、制坯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

分工的弊端也同时存在,其一:在设计层的这种分工同时也带来的实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分离以及各自的碎片化,他们开始有各自的实用结果和精神结果,从本来在时间序列中的互向转化变成两种结果的对立,要以实用结果衡量精神价值还是以精神结果衡量实用价值的问题变成一种矛盾,最终往往实用结果以其短期的可见性取得胜利。

iPad Pro Portrait Copy 4

从价值的转化到价值的分裂

 

 

其二:流水线输出单一目标的效率极高,但目标越灵活,流水线越复杂,当目标诉求灵活到一个程度,流水线对效率的提升将远远低于他的维护成本。但是人需求是多变的,体验标准趣味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变化的越快越丰富,流水线的支持将越无力。

其三:人在流水线作业中只专注短期效率与短期目标(正如本文开始所提及),对最终价值理性无暇顾及,形成了工具理性占主导,马克思所说的“人从生产对象的异化”开始产生,更进一步诞生的是“人从人类生活的异化” ,即劳动作为人类的特性成为手段而非目的,人类需要劳动来满足自己改变世界的愿望,但最终产出越不可控,这一愿望实现的可见性越小,这一特性的堕落也会导致单位效率的降低。

在这些弊端没有影响效率之前,价值的分裂导致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特性对设计职能有不同的定义,从而补足自己缺失的部分,在互联网设计中,由于精神价值缺失的企业更多,所以最初的设计师被定义为精神的、感性的、审美的人。设计师从全局价值诞生,被定义为精神价值的代表,现在许多设计又回到实用价值中去,一些人将他归咎于理性的缺点,我们层层剥茧,发现精神价值依存于实用价值,于是开始沉浸在实用主义的漩涡中,也许从局部看这双重价值有依存关系,但也有更多变量的影响,至今不清楚的是:终究是变量的引入带来理性的提升,还是理性的高度看到更多的变量。

iPad Portrait Copy

理性视角的上升与变量的增多

 

理性的极致是什么?是更细的分析和思考吗?是发现更多的依赖关系吗?我想不是,理性的极致应当是理性的看待理性分析的结果 —— 最终获得更高维度的视角: 跳出其中,看看自己的原始的感受是什么,这感受是来自你初次接触全部变量而没有深入观察的时刻。逻辑、关系和功能的实用性并不是我要否定的东西,而是要在设计时重新重视感受,这不是无法短期内数据论证就应当放弃的东西。

iPad Portrait

不同的公司对设计岗位有不同的定义

设计一种工具

最后,我想谈谈在不长的职业生涯中设计过许多工具类产品,有的轻,有的重,那时我会将这些产品定义为设计一种工作方式,那只是一种过于宽泛的目标,后来我会问自己:你想设计一种怎样的工作方式?因为富士康和苹果公司毕竟并不一样。这里没有对错,只有你想要结果,仍有更终极一问,便是:只是如此吗?工具产品本身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效率的提升吗?这几乎是每一个此类产品会衍生的关键词。

因此设计一种工具的体验绝不能停留在完成工作媒介的迁移上,而是要同时拓展满足“人类影响世界的本性”,我将其总结为:行为、影响和意外的收获 —— 每一个行动都是重要的(行为),每一次操作对终局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影响),每一个成果都有你的一份(意外的收获)。

最后,一款更好的酒店搜索工具并不能抢走Airbnb的用户,也无法获得携程独占的酒店。商业模式极大的影响着设计的范围,体验设计自身有两条出路,一是创新,进入商业决策中去,用新的价值带动新的产品的设计。二是初心,回到价值本身的双重属性中去 —— 实用属性之上的精神属性,感受是瞬时的,也是永恒的,一个商业模式可以被颠覆,但是情感依赖并不会,只有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性格”,才会产生情感依赖(此处未考虑恋物依赖)。

在漫长的生活中,只有那些足够动人时刻才能留下记忆,大部分时间只是化为人脑中永远无法唤起的电流,只在有梦的时候链接并在清晨忘掉,希望我们的设计,能给在这里消耗过时间的用户一段美好的记忆。